說故事的人

18 十一月, 2016

一日一TED(一)

Filed under: 生活 — 鋒 @ 5:51 下午

幾個月前在facebook看到彭浩翔說希望可以一日一TED,記得之前他還振振有詞說要一星期讀一本書,就好像這樣說出來將自己置於壓力之中便能迫自己就範。嗯,其實有時我也會這樣做。讀書對我來說已成習慣,那TED可不可以同樣納入生活之中呢?於是我也開始看TED talk。

早幾年因為某些財經界人士說嗜好是TED talk,而在社會形成一股潮流,將這名詞變成一種品味玩意,於是每個人都download這個apps,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真的花時間在上面,至少在此之前我從未玩過。TED就是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所有演講大都圍繞這大三範疇。TED talk原本始於八十年代,在美國開始搞些精英聚會分享,後來搞得有聲有色,遍及世界各地,香港也辦過相關event,但真正熾熱起來大概在二千年後的事,大概因為互聯網的興起,從前的演講可以有系統的重新整理,近來的又可立即上傳過來,給不在現場的人觀看。

五至二十分鐘的演講,包含著講者一生所致力的追求、分享或經驗,若果花少許時間便能在眾多我從前不甚理解的範疇當中得知百分之十的話,這樣也相當划算,至少比讀書更快捷了解一些我從前沒有想過或不能想像的事。我這樣理解。

抱著這種求知慾望,這兩個月我便開始看TED talk。因為有無數的演講,一開始你不知道從何著手,於是剛開始時我也是點選最多人觀看的talk,先培養看與聽的習慣,後來才開始找自己感興趣的題材或人物。在這裡我也分享一些我覺得有不錯的演講。

 

Adam Savage: My love letter to cosplay
Cosplay者扮演角色,其實群眾也會用相同視角觀照Cosplay者。玩Cosplay的人大概對演講者的話心神領會。

Apollo Robbins: The art of misdirection
在此之前我不知道有gentleman thief這頭銜。人如何受外界影響而不自知。相當有趣的表演。

Michael Shermer: Why people believe weird things
有趣的演講。有時光聽講者的排演、節奏也是一種樂趣。

Beau Lotto: Optical illusions show we see
為什麼我大都選這種型的演講?因為這些充滿互動的演講總會有趣。

Pranav Mistry: The thrilling potential of SixSense technology
七年前的片段了,那時應該算是相當嶄新的念頭。看著數年前關於科技展望的演講每每有彷如隔世的感覺。

Ray Kurweil: The accelerating power of technology
科技發展不是linear curve而是exponential curve前進。

Julian Treasure: How to speak so that people want to listen
如題,如何說得恰如其分也是一門學問。

Susan Cain: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這個演講也算有趣味。但我覺得演講要點是她點出社會中同樣需要內向者與外向者,大家各安其位,但我們大部分人就只注重外在能力,就如只看外表。

Pamela Meyer: How to spot a liar
臉部有數十種不同肌肉,當說謊時某些肌肉組合會不自覺活動。

Keith Barry: Brain magic
有趣的表演。

11 十一月, 2016

好戲連場

Filed under: 劇集 — 鋒 @ 5:28 下午

我很少看電視劇。

記得曾說過,與其花時間在數集一小時的電視劇裡,不如花兩小時在一部電影中。看電影得到的無論在觀感、學習技巧、啟發方面都比看電視劇的來得多,所以我看許多電影卻甚少看電視劇。印象中最近一次完整看完的已是數年前的一部日劇,因題材吸引所以一看。而《太陽的後裔》乘潮流不痛不癢看了一點。

另外一個毛病是電視劇太長,於是我覺得角色設計以至故事大概會因劇情拖曳而每每流於典型。那時我是如此認為。

最重要是,我不喜歡追看、等待這感覺。每週一集日劇,大概要三四個月才完結。而美劇往往超過三四個seasons,每週一集,一年又只拍一個season(當然哪不然如何叫season),於是整套劇橫跨三四年時間。

大概年紀大了,再沒有不變的事,從前討厭的事變成現在喜歡的元素。現在漸漸不抗拒,甚至喜歡等待、期待這感覺。以創作角度去想的話,我亦想了解連續系列的流程,以及現在的電視製作認真到什麼地步。於是這兩個月連續交替看著四個不同類型的電視劇。坦白說,我不太喜歡這樣,我怕就好像分别看四齣電影,每隔三十分鐘看另一齣,得到不完整的感覺。但時間不夠又想儘快先賭為快,現在節哀是先看完一個season才交替。

美劇有個特色,每集都可以由不同導演拍攝,而觀眾沒有因每集導演不同而生出突兀感,所以電視劇沒有導演風格,他們只服膺劇本。劇本在創作中來得比任何東西重要。這也可說是我最終開始看英美劇的理由。

1274080_mkt_pa_westworld-s1_po_v1_p

《Westworld》
開始考慮看劇的觸發點是《Westworld》。因為發覺製作名單上有Jonathan Nolan這名字而吸引著我。事實上單單這類觸及靈魂、人性的科幻題材已能勾起我的興趣。改編自七十年代的劇集,勉強要挑剔的話有些設定感覺有毛病(維修機械人不划算、機械人不能拿槍也不保證玩家不能受傷、玩家整天暴曬又走在沙漠也悶得發慌吧),沒辦法因為西部牛仔人造人等主題是一早決定好了的,這是改編故事的痛病。從製作來看這根本與電影沒兩樣。這部大概在一個多月前開始放映,現在播放至第五六集。電視劇或者連載的長篇故事給觀眾的另一樂趣就是你可以在中段時間消化、吸收以及培養期待,慶幸剛好有這麼一齣品質優良的電視劇讓我可以重新學習這樣做。這在現今的享樂世界裡越來越難得。

breaking-bad-s5-400x600-compressedv1

《Breaking Bad》
可說是近年來口碑最好的其中一部美劇,是王迪詩看了六次的神劇,加上知道這劇已完結,所以最先找這個來看。一個年過五十的化學教師因為患了絕症為家人而去製造毒品賺錢,一步一步走來,繼而變成壞蛋。第一個season很好,清脆,可來到第二個season便有拖曳的感覺,於是我也暫且停頓下來。原來有超過六十集,我暗忖到底故事仍可以如何走下去呢。我想我明白觀眾喜歡的原因,為了家庭、為了無可救藥的性格、為了其他種種原因,我們每個人總有過失落,大概我們都曾有一個會變成惡魔的moment,而我們總欠那個trigger,電視中的主角代我們跨過去,為我們渲洩出來。

black-mirror

《Black Mirror》
網上看到有人推介這英國出品的單元劇。講述科技如何帶來災害。不知道Black Mirror是不是指每個人手中熄了螢光幕的智能電話。每個series只數集,每集一個故事,跟電影沒兩樣。我最喜歡這種手起刀落的劇集,適合需要的時候才抽出來看。這電視劇由2011年開始,2017年即將推出第4季,移師美國拍攝。

house_of_cards_season_1_poster

《House of Cards》
美國大選前兩週,我開始看《House of Cards》。大概因為快速吞吃《Breaking Bad》有點倦了,想看另一些題材的劇集吧。首兩集甚至是David Fincher為導演,加上Kevin Spacey做主角,我看了四集,那節奏感與完整的素材整合根本跟看電影沒兩樣。與《Breaking Bad》相比我更喜歡《House of Cards》,其中一點是氛圍。四季一整套卡般共52集都拍完了,為什麼2017年仍有新一季上映?對了,現在除了追看電視劇也需要追看新聞了,近年來新聞已越來越精彩,現在多了饒富趣味的人擔綱演出,依這既定的劇本走,肯定是好戲連場。

7 十一月, 2016

不過是讀(十五)

Filed under: 書籍 — 鋒 @ 11:39 上午

%e7%be%8e%e9%ba%97%e6%96%b0%e4%b8%96%e7%95%8c

《美麗新世界》
敵托邦(反烏托邦)的三大小說之一。另外分別是《我們》及《1984》。《美麗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影響了他的學生佐治‧奧威爾,寫了《1984》。之前我也只讀過《1984》。這次是為了參考有關題材的小說而看。故事對我來說頗沉悶,只有一些對未來構想的點子吸引著我,於是硬著頭皮讀下去。差不多是八十年前的小說,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出版,所以可以說有些地方現在仍覺富想像力的話實屬難得。事實上某程度現實世界已比他想像的走得更遠,於是我也在剛寫的故事裡引用這本書,寫上現實往往比小說更離奇,作為紀念。

%e9%bb%91%e5%a4%9c%e4%b9%8b%e5%be%8c

《黑夜之後》
想起零四年末第一次寫小說其間正第一次讀著《挪威的森林》,於是這次提筆再寫長篇小說後又重讀一篇,然後續看今年初攜上飛機但沒翻過的散文《關於跑步,我想說的其實是》,然後是完全忘了故事內容的《黑夜之後》,就像村上春樹一樣寫長篇、短篇、散文的規律般一一去讀。
《黑夜之後》是村上春樹首本以第三人或全知角度去書寫的中篇小說,聽他說是經歷了漫長的摸索過程,這本是他像旁白引領觀眾看電影般去達至敍事功能,所以讀來有點突兀,而到後來的作品如《1Q84》他已能嫻熟運用。
這樣說來,我自己同樣經歷多年這種蛻變過程。全知角度小說最困難的地方是作者需要代入每個角色,角色由角色本身的個性、視角去思考、說話及行事。這好像很簡單的一回事,但在我讀過不少小說中也看到作者跳不出其實只一個角色的框框,其餘輔助角色看來就只是主角的影子。

%e5%bb%a3%e6%9d%b1%e7%88%86%e8%b0%b7

《廣東爆谷》
小克的歌詞集,記錄了他的歌詞創作心得,作為學習填詞這是本不可多得的讀物。他應該是第一個分析自己歌詞與展現寫作心得的人,比坊間詞評人的猜度更精準讓你明白整個創作過程。他說他與大部分填詞人不同,是由第一句開始創作,而不是普遍由hookline開始。這大概一如他漫畫時同樣由第一格開始、如此說故事吧。這本是上年書展推出,包含大概是零八年出道至一一年左右約五十首歌詞。今年書展已出了下集。看書時我才發覺我偏愛某些歌手,有些歌手我原來一首也沒聽過。他早期最多的作品便是在張繼聰、周國賢身上,於是翻書時也逐首在youtube聽著,然後我發覺,任你歌詞寫得多精妙,若沒有動人的旋律,沒有人氣,一切皆是徒然。始終歌不是詩。

%e6%b1%ba%e6%96%b7%e5%85%a9%e7%a7%92%e9%96%93

《決斷兩秒間》
留意我讀過的書的人也發覺我看書也屬偏執,某些喜歡的作家會一股腦兒飽覽他所有著作,另一些則不屑一顧。於是這次又是十多年前出版的Malcolm Gladwell。普遍人認為我們霎時作出的決定一定不會比深思熟慮作出的好,書中告訴你又是另一回事。其中最叫我深刻的是,有一章節提及婚姻顧問,而他們往往能預測哪對顧客能長久下去,哪些會最終分手。原來當雙方之間在對話時曾出現過某種情感,而那種情感的出現比率到達某個程度,那段關係便宣告完蛋。

24%e5%80%8b%e6%af%94%e5%88%a9

《24個比利》
七十年代一個美國人Billy Mulligan因偷竊、企圖強姦因被判入獄。其後發現他擁有十種不同的人格,每個人格都有個別名字、性別、國藉、技能、記憶甚至小動作,就好不同的人共用一個身體,這些人格在比利五歲時便逐漸出現。原本的人格比利因懦弱無能,其餘人格將比利關起來,三四個核心人格便管理著比利這個驅體。比利因被診斷有多重人格而免入獄,而接受治療。其後主診醫生發覺比利被核心人格關起來的人格仍有十數個之多。最後醫生教導比利整合人格,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比利便是在回復正常與失衡中不斷爭持。接下來的故事便是在另一本書《比利戰爭》中記錄下去。
這本書長期在我的waiting list內,直至今年中去東歐旅行時開始讀。也許是知道有套主題相似的電影《split》將在下年初上畫的關係,也許是機緣下終於借得這本書。

%e6%9a%a2%e9%81%8a%e7%95%b0%e5%9c%8b

《暢遊異國 放心吃喝》
這又是于逸堯書寫關於飲食的散文。關於飲食可以從民俗、文化、歷史的轉向去理解、品味,而我喜歡涉獵這方面的資訊。這本應該是這數年間的專欄結集,說到外地飲食時也可以每章都介紹一間在香港的食店,所以文字多多少少帶點饍稿意味。但我也興致勃勃上openrice找尋當中的食店,然後發覺書中許多食店都已結業。飲食界就是如此一個殘酷的行業,殺死了無數曾想大展拳腳的希望。

%e8%8f%8a%e8%88%87%e5%88%80

《菊與刀》
讀日本評論時,經常看到引用的其中一本書。《菊與刀》是二戰末時,美國人類學家Ruth Benedict應美國政府之邀書寫關於日本這個民族,來決定戰後美方如何處理與日本的關係。因為戰爭她無法做田野考察,唯有透過閱讀日本文學、訪問居美的日人為依據,寫出這本書。七十年過去,書讀來仍覺歷久常新,也可以說,日本某一部分的核心價值至今沒變。細心種植菊花與手執武士刀都可以是同一人,所以日本人有種強烈的對比性,這對比性在文學與創作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喜歡日本文化的人,這本書實在值得一讀。

%e6%9c%89%e9%97%9c%e6%88%91%e5%9c%a8%e8%a3%9d%e4%bd%9c%e6%ad%a3%e5%b8%b8%e4%ba%ba%e6%96%b9%e9%9d%a2%e7%9a%84%e5%98%97%e8%a9%a6

《有關我在裝作正常人方面的嘗試》
應該是彭浩翔從前許多沒整理過的散文、短篇小說、專欄、網誌之類的結集。毫無營養的讀物,所以我也是隨便讀。他經常以身為處女座的偏執自覷,我想說,固執方面金牛座其實也不遑多讓。

%e5%86%8d%e6%9c%83%e5%90%a7%ef%bc%8c%e9%9d%92%e6%98%a5%e5%b0%8f%e9%b3%a5

《再會吧,青春小鳥》
作者中田永一其實就是乙一。之前說過二千年初有一段時間沒看到他寫小說,卻原來他用了多個筆名繼續寫小說,中田永一、山白朝子就是其中之一。
在我讀著時我又感到找回當初喜歡他文字的理由。
這本小說得到本地文學奬,後改篇成電影,電影主題曲就是那首名曲〈給十五歲的自己〉。
讀的時候我想乙一會不會根本就是受這首歌影響而寫呢?
厲害的創作人就是可以感染到其他人做出厲害的作品。

28 九月, 2016

寫了一部長篇小說

Filed under: 故事 — 鋒 @ 12:41 上午

14225398_1750953178500215_358108913538675874_n

在facebook連載了一部長篇小說。屬於科幻題材。距離上一次寫這種長度的小說原來已是十年前的事。故事已差不多寫好了。也許當中充滿沙石,但我應該算是卯足了勁去做,自己也喜歡這個故事,所以就這樣了。喜歡的請在那裡留個言或share吧。謝謝支持。

26 五月, 2016

最重要的小事

Filed under: 音樂 — 鋒 @ 12:20 上午

為愛而生

五月看五月天演唱會最理想不過,可惜一票難求,唯有自彈自唱自娛。

在iPhone聽歌我有個非常執拗的毛病,就是檔案必需工整且正確無誤輸入了歌曲名稱、曲目、歌手、大碟名字、年份,加上一張album cover圖片才會放到iPhone裡聽。於是電腦裡一部分歌曲可能因為未曾整理過這些資料而一直未聽。

這天無聊我又重新整理音樂資料夾,突然發現原來有一張五月天大碟我‧從‧來‧未‧曾‧聽‧過﹗

簡直匪夷所思﹗就是2006年推出的《為愛而生》,彷彿有什麼蒙蔽了眼睛一直看不到這資料夾。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記得大部分喜歡的歌手我都已一一整理過資料夾,所以我一直以為已聽遍五月天的所有歌。聽那些演唱會版本時不認識的歌我以為是不熟悉而已。我在《後青春期的詩》才開始接觸五月天,那是2008年,然後到2011年,期待三年的新專輯終於推出,有多首我喜歡的歌曲,然後這些年我一直翻聽他們之前的專輯,包括當中幾個演唱會特輯。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失去了他們其中一張專輯,直至剛才發現那未曾開啓的檔案夾,然後上wiki查詢。對了,原來這麼多年我未曾wiki過五月天,未曾認真去記下他們每張唱片的出版年份,不然應該早已察覺。

然後我又發現,五年過去,引頸以待的新專輯原來將於今年七月推出。專輯之間的時間拉長了,兩年、三年、五年,在有限的歲月裡,你可以完成的事將越來越少,數算著配額,思慮會否是最後一次,所以越趨謹慎。有點像談戀愛。我時常嘲笑女孩,說她們只會關注微小的事,不夠宏觀,其實我又何嘗不是?每件小事,縱然平凡,但左右你的步伐,回頭看你會發覺這些都對你無比重要。

12 五月, 2016

我什麼都不是

Filed under: 故事 — 鋒 @ 11:42 下午

Sogo_Department_Store

我們相約SOGO,結果我待了許久,仍未見他現身,連電話知會一聲也沒有。說我習慣等他令他變得這副德性也好,認識他時他是等我的那個啊,可多年後,現在變成只有我準時,而他總能找上不同藉口推搪過去,比如塞車啦、忘了拿手機啦、順便買點什麼…我覺得,若果你在乎對方,應該在乎對方的感受,那總得準時吧,還是這表示他已不在乎我?

「不好意思,因為那巴士等了許久…」他跑來我跟前,匆匆跟我道歉,附上理所當然的理由,還有一顆錫紙包裝的GODIVA巧克力。他總能知道如何消去我的不滿。

「那在什麼地方你知道了吧?我沒找過啊。」我吃過巧克力說。「當然。」他回答,說罷領著我前去。其實我已GOOGLE那地方位置,不過覺得由他引路算了。那個我剛走出的地鐵站附近再走過一點便到,若果他夠細心的話,其實他應該約我在地鐵站等,那我不用來回走一段路。不過他總是神經大條,我則小心眼。試過婉轉告訴過他,有時他會意過來說下次會注意,但還是經常犯上相同錯誤,就像這次。

走路讓女孩子跟在男生後面很不好受,好像被遺棄似的。我已對他說過不只一次,還是他只對我如此?這時他轉頭望我又回望手機。不是一早做好RESEARCH嗎?我又內心嘀咕。

天呀,他居然走過那店舖…我喊停他,用手指指招牌。他露出恍然大悟的樣子。那地方在閣樓,需要走上兩層樓梯。我們未曾到過。推門進去,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的女人迎上來,他告訴女人我們已預約,她看一看名册點頭,然後領我們走進內室坐下。四周一遍昏暗,充滿香薰味,不曉得的話還以為是色情場所,或按摩地方。但不是,我們需要的是更不切實際的東西。

「兩位是第一次來嗎?」她說,把玩桌上的塔羅牌。
「是。」「之前沒有玩過?」「玩過。不過在另一間。」他說,我搖頭示意。
她像想到什麼點點頭。「你們想一起占卜,還是分開來呢?」
「替他占卜,我只是陪他來。」我說。
她轉頭對他。「那你想問什麼方面的運程?」
「什麼都可以…」
「那不如愛情吧,橫豎你女友也在…」
「啊,她不是我女友…」他衝口而出,接著望著我笑笑。我也只好陪笑,心想說「我們只是朋友」比「她不是我女友」會不會好一點吧。對了,我可以要求什麼呢?我什麼都不是…

7 五月, 2016

不過是讀(十四)

Filed under: 書籍 — 鋒 @ 2:15 上午

旅行在希望與痛苦之間

《旅行在希望與痛苦之間》
與我年紀差不多的作者林輝,中學到澳洲當交換生,那次之後改變了他的人生。畢業後他從事新聞媒體行業,又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原本他想到印度修讀博士,去不成便花一年時間旅遊想到的地方,撰寫特約稿件賺取旅費。從新彊、西藏、尼泊爾、印度、馬來西亞、土耳其,一路走到耶路撒冷,最後到埃及。每個地方都找到認識或樂意幫忙的朋友,可謂為旅行删去不少苦惱。人們總想要安定的生活,離開comfort zone需要勇氣,每次獨自旅行都是如此。我羨慕他有這種生活、這份勇氣。

車諾比的悲鳴

《車諾比的悲鳴》
上年得諾貝爾文學奬的書。一九八六年Chernobyl發生核電災之後十年,作者花三年時間,訪問那些仍居住在車諾比的人、那些曾經協助災後工作的軍人消防員及親人的生活,以第一人稱的獨白方式記錄受訪者所感,每篇讀來都有不同的錐心之痛。那是看不見敵人的戰爭,為了政權幾多無辜的人作出無謂犧牲。這便是書寫最大的功能,政權使人噤聲,但會倒下,人的記憶卻會隨文字留下,影響後世。你以為那是很遙遠的事件嗎?想想日本福島、想想在我們身邊的大亞灣核電廠。
感受很深的閱讀經驗,強烈推薦。

搞鬼

《搞鬼》
得到愛倫坡奬的非常短篇的小說。第一次讀Gillian Flynn的小說,感覺是她具有相當厲害的觀察力與洞悉力,才能描寫出人物如此細膩的感情與習性。改編而成電影的《Gone girl》已教我眼前一亮,不過另一部《Dark place》我一直期待電影裡出現的twist卻沒發生,故事還有不合理的地方。這回讀小說算是重拾我對她的興趣,同時留意到以女性為中心寫作與男人寫的小說有什麼不同。

利器

《利器》
於是找了Gillian Flynn早期寫的小說一併讀。原來她只寫過三本小說與一篇短篇,這就是第一本。Gillian Flynn做過記者一段日子,也許如此練就敏銳的觀察力,這小說主角是記者亦來得理所當然。可是這沒短篇般來得爽快,有點拖曳的感覺,某些對白不連貫甚至讓我懷疑是不是翻譯的問題。人物對話中與上一句不太協調的情況不時發生,這在我讀過的著名外國作家如Chuck Palahniuk、Raymond Carver、就是最近讀的Hermingway也有這感覺,日本翻譯小說就沒有這種問題。是不是只我一個人的問題?

槍與巧克力

《槍與巧克力》
乙一這小說好像是寫給中小學生讀似的,就好像原本只畫少年漫畫這回卻改畫兒童漫畫。故事較簡單直接,但仍可以察覺某些乙一特質,比如小童還是有邪惡的一面、主角並不需要是好人之類。書中出現的人物與地方大部分是巧克力名牌的名字,看時我才知道這方面的知識有多麼貧乏,還是有人告訴我某幾款品牌已座落SOGO與IFC許久,只是我慒然不知而已。

末路花開的美夢

《末路花開的美夢》
殺手系列寫了七八本,題材也難以創新了吧。於是九把刀這回寫夢境,說天橋底有個紙箱國的地方,讓睡不好的人可以買夢,進入別人作的夢中品嚐。殺手主角戀上賣夢的一個女孩,而只有夢中的她而非現實中的她才能與殺手相認。這個故事裡殺手橋段好像成了旁枝。看時我不斷想像作者那段時間的花邊新聞與故事創作的聯繫。

沒有女人的男人

《沒有女人的男人》
因為海鳴威這本小說,村上春樹改了一本相似的書名《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我則因為樹上春樹找來這本捧讀。這本同樣是短篇小說結集,海鳴威是拳手,喜歡鬥牛,二戰時到過戰地,所以書評經常說他寫出相似的主題時格外有血有肉。他的特色是用字精簡,後期一班寫作能手模仿他,所以到現今已不算新鮮事,不過在當時應該是眼前一亮吧。因為當年電影仍未流行,那時小說的現展模式,即引導讀者去想像、鋪排、跳接位等技巧與現在的很不一樣。就像看舊電影,趣味少了,但作為學習方面這是有一定得著。

身為職業小說家

《身為職業小說家》
不記得從哪本書開始,我感覺村上春樹的散文比小說更能吸引我,大概他本人對我的吸引力大於他說的故事本身。若果你喜歡村上春樹或者喜歡寫小說,這本書實在值得一讀,至少我受益良多。閱讀與寫作一樣,timing非常重要,慶幸這時候我讀過這麼一本書。時間剛剛好。

2 五月, 2016

中國鍍金時代

Filed under: 書籍 — 鋒 @ 12:51 上午

思辨就是不斷反覆思考,挑戰自己的觀點,放下偏激想法,推陳出新,最重要是,分析那件事前,你必需先了解那件事的客觀要素,想法才能站得住腳。評論現下的中國,必需了解中國前後的一點歷史,正如評價一個人前,必須思考這個人是如何走到這個位置形成眼前這個他才夠全面。
小時沒心機讀歷史,只懂背誦,考試後便忘記得一乾二淨。其實學習如能培養出興趣更容易吸收內容,融會貫通。香港教育制度卻與此方式背道而馳,製造出一個個齒輪好使社會得以利用。唯有自求多福,讀多點書,重新領會中國與香港的演化。當然,選擇讀什麼書已是一種取態。最近網上看到,所謂中立,同樣是一種取態。在這個歸邊社會,中立已變得無處容身。

野心時代

《野心時代》
作者Evan Osnos是特約記者,替New Yorkers撰文。2005年到中國,訪問許多人,記錄到2013年八年間中國發生的事,輯錄成這書。原來他比我大幾歲而已,那段時間他在中國還結識妻子成婚。
一口氣讀的話好像看到中國近年來的變遷之快,中間發生過多少大件事,快得來不及感知便放下,因為更大的事淹沒之前的,變得只能關注當下。作者說,中國經歷了美國曾發生過的事,中國現下有點像1920年大亨小傳中的鍍金時代,一遍紙醉金迷,美國經過一百年才有這等成就,而中國從改革開放到目前只用了三十年時間,便追上美國成為第二最大經濟體系。
大概是他作為紐約客的專欄身分,訪問都是在國內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比如林毅夫(後成為IMF首位華人首席經濟師)、龔海燕(開發首個網上配對平台)、李陽(瘋狂英語創辦人)、胡舒立(資深傳媒人)、韓寒、劉曉波、艾未未、陳光誠、小悅悅的婆婆…還有更多名不經傳的人物,一些人在訪問時名字還未如此響亮。他通過他們的故事,側寫中國當前的狀況。不過這本書又能推出國內版,大概有些觀點與中央的主旋律不謀而合,比如說沒有中央就沒有現在的中國。
從一本書回顧中國過去十年,你會驚嘆她是變得如此之快,最容易磨滅記憶便是以新記憶蓋掩著它,一個個當時成為敏感詞的人物事件又一個個消失。
三年過去,2016年,書中那些前瞻又已是歷史,但也像一個個預兆,指向未來的方向,在乎你如何看待。

慈禧

《慈禧》
作者張戎寫過毛澤東,這回寫慈禧,即咸豐帝的貴妃。咸豐死後,伴隨幼兒同治攝政,數年後同治早逝無後,便扶植皇叔兒子光緖繼任,為免積弱的大清受日本吞併,最後毒殺他,結束數千年帝制,將中國交回人民手中。
關於這些歷史我完全忘記得一乾二淨。 大台電視劇正播放慈禧御醫,都是看文獻推測而寫成的故事。過去歷史就是從政者治下的產物,所以每有偏頗的論調。這本我同樣滿腦疑惑,因為在我看來作者將慈禧寫得太好了,一個滿族本身讀書不多的女子,深謀遠慮、大膽、具前瞻性、引用西洋的教育政治模式、廢除纏足酷刑、保住東北日人入侵、推行中國現代化與世界接軌,這些都一一由她掌舵。大概同是女性,作者對她在封建制度下多一份同情,說慈禧總括來說是好心腸,好得不像是一個在封閉世界獨裁的人。
不過作者在英國深造,成為第一位英國大學的華人博士,又得到不少具份量的人支持及給予資料佐證,我想本書是有一定參考價值。本書寫得顯淺、有趣味,是另一特點。
李鴻章為清朝做了什麼,梁啟超、孫中山為復漢是如何投靠外部勢力,袁世凱又是如何冒出來,這本書補充了我一個個黑洞,將原本有些在我腦中只有人物與事件的詞彙串連起來。香港經過南京條約、及後的北京條約成為英國殖民地,於是造就成現在的香港。當時英國國會曾討論應否因鴉片問題攻打中國,而投票稍稍通過而已,若果投票結果不同,香港命運也許會不一樣。最近經常想,某些人的一念,影響後世多麼深遠,而他們當時並不知道。
當時列強意圗改造滿清政府,進行經濟掠奪,今天看來,中國面對如出一轍的情況。至於中國的架構,張之洞康有為等人提倡的…中國做到了,只是換湯不換藥,帝號沒有了,中國人心內仍有個天朝。讀完本書,我明白為何到現在政治局常委仍沒有女性。
怪不得經常有人說所有答案都藏在歷史裡。

30 四月, 2016

墓誌鉻

Filed under: 生活 — 鋒 @ 1:43 上午

iPhone 5se

生日翌日急急換了手機。轉了iPhone 5SE就如沒轉一樣,那大小、厚度、重量別無二致,你就是要這種安定感。但為著有些改變,使花來的錢擁有意義,你擺脫黑色機身,選用另一種顏色。粉紅。粉紅是為標誌這年紀的你仍能carry得起青春。你以為你可以很灑脫不用機套,但你介意新寵暴露在外,會玷污那完美的粉紅與純白結合的曲線。就像大部分人一樣,你擺脫不了世俗的想法。資料顯示新機其實比舊機厚0.15mm,那宿命性的機套可以從上一部過渡到這一部。剛剛好,不,更緊貼。於是機套上的墓誌銘更加鮮明活現,躺在玫瑰色上,像咀咒一樣纏繞著你。
有過這麼一刻你寧願讓手機赤裸示眾,最終你嘆了口氣。
套,還是要戴的。

18 四月, 2016

守護記憶的堡壘

Filed under: 音樂 — 鋒 @ 11:45 下午

KAY2016

上年年尾訂購謝安琪演唱會門票,那時她仍未表示暫別樂壇。兩場演唱會,三面舞台,可只佔用紅館一半場地,現場所見仍剩一些空位。消費是最誠實的支持,十年以這姿態落幕,仍不能叫好叫座,我在想,或者現在的香港已再容不下一個謝安琪。

這晚演唱會選了很多不是關於愛情的歌,更多是side track,其實Kay在2005年甫出道時賣點經已相當明確,她的歌緊貼著社會脈絡。〈我歌故我在〉告訴聽眾她是什麼人;plug〈姿色份子〉時仍未蛻變為這副模樣,她身體力行展現在娛樂圈打滾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她並不像保護形象的藝人,沒多久有了小孩休息一段日子後復出,渡過人生的〈3/8〉;2008年〈囍帖街〉唱得街知巷聞,她走上一線,那時香港人覺得變化來得太快,始關心社會;〈年度之歌〉好像預視風光後她會迎來低潮時期;2011年推出〈你們的幸福〉那張唱片時正值流傳世界末日,而香港真的崩壞下去。那時我由大公司轉到一間小公司,經常獨自午餐,也經常聽這張唱片;2014年我覺得〈kontinue〉這張唱片不錯,可惜迴響不大,這便是回到小公司的遭遇,任何行業都是如此,但唯有這樣才能做回自己,全碟本土意識濃厚;2016年,十年過後回到她的起點,以錄音室地址〈山林道〉作結。能做到人生與舞台互相緊扣,我覺得這是很漂亮的轉身。

無處容身便離開吧,可能是打壓關係,藝人最吃香便是成名之後的日子,總之她放棄了。周博賢是看出她有這種特質才㨂了她。周博賢的歌詞喜歡滲入時事政治,林夕黃偉文樂見一個能唱出這些題材的人,都給她不少好作品。囍帖街消失了,變成囍歡里,新樓盤佇立在那地方,但歌曲不會消失,而成為守護記憶的最後一個堡壘。

看演唱會時,我一直想,應好好珍惜與你一起的人的日子,因為能陪你走下去的人不多,又有多少個能一直與你走到最後?你永不會知道。在這城市,你只有不斷失去,失去人、失去事、失去記憶,直至變得麻木,變得渾身負能量。沒有愛的對象,付出的愛沒著落點,那種愛形成反饋,最後只愛自己,變得自私。社會變得畸形扭曲。
繼而步向深淵。

這時候,流行曲總能拯救我。這晚拯救我的恰恰是這首

後一頁 »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